4、施工顺序与方法
4.1青坡:规整地形边界,清楚浮土浮石,需要时回填凹坑。
4.2亿坡脚为基准线防线布置锚杆空位,宜设于天然凹坑处,但间距不应大于设计值的10%。
4.3在不具备能是格栅紧贴坡面的天然凹坑的空位处开凿孔口凹坑
4.4自上向下钻凿锚杆孔
4.5安装锚杆并注浆,清理锚杆头并使其裸露长度为10-18CM
4.6格栅铺设与缝合,格栅纵向边界应重叠一至两个网孔宽度,横向上无需重叠,缝合丝或绳穿过搭结孔,端头应与格栅丝扭结或用绳卡固定。
4.7边界绳从格栅网孔穿过至两端钢绳锚杆,张紧并用4个绳卡固定。
4.8安装锚垫板并拧紧螺母施加预应力,是格栅张紧并紧贴坡面或稍亚茹地层,格栅悬空出的锚杆预应力部应大于30kN;锚垫板的玩够必须卡入格栅网孔内,上边界级侧边界必须卡压在锚杆外侧,下边界必须卡压在锚杆的上侧。
4.9检查格栅与坡面的紧贴情况,根据需要布置安装辅助锚杆。
除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相关材料标准外,鉴于招标文件尚未提供具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参数要求,本投标人根据自身经验和有关行业标准的一般采用习惯,按一下配置标准进行材料配置,并作为一下施工工艺编制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1、钢柱标准间距为10m,对总长度不为10的整倍数时,将其尾数进行分摊,但保证实际布置的柱间距不大于设计允许的调整上限即12m
2、对高度为7m的SNS被动防护网系统,制作钢柱的热轧工字钢规格采用22b型,并采用相应的基座和链接件进行配套,基座配置4根长度为1m的28螺纹钢筋锚杆。
3、拉锚锚杆为双股16钢丝绳,侧拉锚杆长度为2.5m,其余长度为2m;锚杆孔直径不小于42mm。
4、RXI075和RXI100型SNS被动防护网的支撑绳分别为16和18的双绳形式,并在每跨配置4个相应的减压环。拉锚绳分别为14和16钢丝绳。上拉锚绳除端部外为人字形布置,端部为单绳,均配置一个相应的减压环;侧拉锚绳为双绳形式;中间加固拉锚绳按50m左右间距布置一组人字形;偏转处必要时布置的下拉锚绳为单绳。
5、RXI-075和RXI-100型SNS被动防护网环形网均用3钢丝分别盘绕7圈和9圈制成,环的直径为300mm,每环3个固定点,环间按1-4方式套接;鉴于施工现场山高坡陡,对不易搬运就位的安装点采用较小网块拼接方式。
6、采用12钢丝绳的缝合绳链接方式。
7、鉴于基座基础和拉锚锚杆位置地层特性不详,地层条件按可以直接钻凿锚杆孔的基岩和需要开挖灌注混凝土的图纸各占50%考虑。